清空记录
历史记录
取消
集中式光伏:逆变器输出侧与电网连接环节,用隔离变压器切断电网侧浪涌、杂波对逆变器的干扰,同时避免光伏阵列直流侧高压传导至电网,保障电网安全接入。
分布式光伏(户用 / 工商业):组串式逆变器内部或输出端,隔离光伏板产生的直流高压与家用 220V / 工业 380V 交流电,防止漏电、触电风险,尤其适合屋顶光伏项目。
储能变流器(PCS)两端:连接电池组与电网 / 负荷时,隔离电池侧直流高压与交流侧,避免电池故障(如漏电、过压)传导至电网,同时抑制充放电过程中的电磁干扰,保障储能系统稳定循环。
微电网储能:作为微电网与主电网的 “隔离屏障”,实现两侧电力独立传输,避免主电网波动影响微电网内储能、负载的正常运行。
车载充电机(OBC):将家用 220V 交流电转换为电池充电直流高压时,通过隔离变压器隔离电网侧与电池侧,防止充电过程中漏电伤害人员,同时抑制充电噪声干扰车载电子设备。
动力电池管理系统(BMS):辅助电源部分用小型隔离变压器,隔离高压回路与低压控制回路,保障 BMS 检测、控制信号的稳定精准。
交流充电桩:内部电源模块用隔离变压器,隔离电网侧与充电桩控制回路,避免电网干扰导致充电桩计费不准、故障停机;
直流充电桩:功率模块中用隔离变压器,实现电网侧交流电与电池侧直流电的隔离变压,防止高压漏电,保障充电安全。
根据所在环节的额定功率选型,建议预留 20%-30% 余量 —— 比如 10kW 光伏逆变器输出侧,选 12-15kW 隔离变压器,避免过载发热,延长使用寿命;
储能、充电桩等频繁启停的场景,优先选抗冲击能力强的型号,应对瞬时功率波动。
光伏侧:匹配光伏阵列开路电压(如组串式光伏常用 DC 1000V/1500V)与逆变器交流输出电压(AC 380V);
储能 / 充电桩侧:匹配电池额定电压(如新能源汽车电池 DC 300-400V)与电网电压(AC 220V/380V),确保变压精准,避免电压偏差导致设备故障。
光伏逆变器、车载充电机等设备内部,优先选高频隔离变压器(工作频率 kHz-MHz 级),体积小、重量轻、效率高(可达 95% 以上),适配设备小型化、高效化需求;
集中式光伏电站电网接入侧,可根据场景选工频隔离变压器(工作频率 50Hz),稳定性强、抗过载能力优。
新能源场景多有电磁干扰、高低温、潮湿等问题,选带屏蔽层(原副边之间加金属屏蔽)的隔离变压器,抑制共模干扰;
户外使用(如光伏电站、充电桩)需选防护等级 IP54 及以上、耐高低温(-40℃~+85℃)、防盐雾腐蚀的型号,适应户外恶劣环境。
必须符合新能源领域专用标准:光伏相关选符合 GB/T 24798-2020 标准,新能源汽车相关选符合 GB/T 18487.1-2023 标准,充电桩相关选符合 GB/T 1094.1-2013 标准;
医疗级新能源设备(如应急储能医疗电源)需选符合 IEC 61558-1 标准的隔离变压器,确保绝缘强度和安全等级。
相关新闻
一个致力于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,致力于服务用户、社会、员工,创造共赢价值,享有国内、世界市场良好形象的电源企业